惠天听书(www.httingshu.com) 欢迎您!
判罪不应过宽或过严。
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正论》。
战国时,赵国的思想家荀况,其著作《荀子》共有32篇,其中一篇
叫《正论》,是专门谈论政治的。文中提出: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
的榜样。残暴的国君被推翻,如夏桀被商汤打倒,商纣被周武王消
灭等,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。
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,对犯罪的人应根据罪行的大小,给予相应的
处罚,如果杀人的不偿命,伤人的不判刑,那就会纵容犯罪,扰乱
社会。有人说:“古代没有肉刑,只是象征性地用刑。比如,不使用黥
刑,而是用墨画脸来代替;不使用劓刑,而是用戴上草作的帽子来
代替。这种办法在昏乱的现代是行不通的。如果继续这样做,犯罪的人
得不到应有的惩罚,犯罪行为将越来越多。
在阐述了上面的这些情况后,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:一个人地位
要和品德相称,官职要和才能相称,赏赐要和功劳相称。如果不是
这样,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,官职和才能不相称,赏赐和功劳不
相称,处罚和罪行不相称,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。
“罚不当罪”这个成语,就源自于荀况的这篇文章。原文如下:
“夫德不称位,能不称官,赏不当功,罚不当罪,不祥莫大焉。”
字体大小  T | T
评分?当前  0.0
  • 1
  • 3
  • 5
  • 8
  • 10
打分
成语典故三
本书精心选取了我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及历史上脍炙人口、世代流传的成语故事,为读者带来新的视觉和审美体验。本书所收录的成语故事远远超过以往的同类书籍。许多故事直接取材于历代文献,使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。

最近更新